海宁日报电子报订报热线 87235130
海宁89岁老人的这门手艺绝了!许多人家的这东西都得靠他
2021年03月03日 14:58:01 大潮网

海宁89岁老人的这门手艺绝了!许多人家的这东西都得靠他

大潮APP
2021年03月03日 阅读数:
+关注

“箍桶喽!箍桶喽……”

尖山新区(黄湾镇)闸口村的

一条机耕道上

传来了阵阵吆喝声

这厚重却响亮的声音

将记忆拉回了上个世纪

遥远又仿佛近在咫尺

……

时代变了 但是他放不下手艺

过去,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木制锅盖、水桶等各种各样的木质用具,一旦这些木质用具发生损坏,就有一名名箍桶师傅行走乡村,吆喝着帮忙修理。

随着时代发展,木质用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行走乡间一路吆喝的箍桶师傅越来越少,如今几乎看不到了。

而眼前这位身着蓝色中山装、戴着毛线棉帽的老人却依旧行走乡间,为群众服务着。老人名叫宋正福,今年已经89岁了。

“我干这个已经70多年了,”老人的脸上笑容灿烂,“这么多年还在做这个,就因为自己喜欢,放不下这个老手艺。”

年近九旬 技艺精湛

尖山新区(黄湾镇)闸口村一条机耕道上,一声声“箍桶喽!箍桶喽……”的吆喝声响起,宋正福骑着电动三轮车外出为群众服务了。

在这一带老百姓中,说起老箍桶师傅宋正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竖大拇指。

这天,宋正福开着他的电动三轮车,载着箍桶工具,刚进闸口村,就被闸口村村民邬大伯叫到家里修锅盖,“我家的二尺锅盖竹箍断了,正愁没人箍(修)锅盖,宋师傅就来了。”

宋正福停下三轮车,笑吟吟地掏出木钻、劈刀等工具,时而熟练地拉动木钻,时而劈着小篾条,那一根根小篾条在他手里跳个舞,邬伯伯家的木锅盖就修好了。

“你这手艺就是好!”邬大伯拎着修好的木锅盖,连连称赞。

围观的年轻人看着宋正福老师傅修木锅盖的熟作动作,就像在看一场表演。

跟着父亲学箍桶 行走乡间70年

宋正福是尖山新区(黄湾镇)钱江村村民。“我的祖籍其实在绍兴,新中国成立前,我跟着父亲四处逃难,来到海宁黄湾落了脚。”宋爷爷说。

“跟父亲到海宁时,我还很小,我们先在尖山村的塘里落脚,在一片荒地上搭起了两间草棚,以箍桶为生。”

3年后,宋正福又随父亲迁移到钱江村的高阳山下落脚,那里三面环山风景优美,非常宜居,就是现在的桃源之乡冷冰坞。

在冷冰坞定居后,12岁的宋正福就跟随父亲正式学箍桶,他们父子不仅手艺高超,人品厚道,远近乡里邻里、甚至连周边海盐的一些群众都熟悉他们的名字。

“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 一家人住着低矮草棚,穿着自己缝的粗布衣,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生活,我们就经常外出箍桶。”

几十年来,他一直守着祖传的这门老行业,最初外出都要靠走,每年的鞋要磨破好几双。

“那时,乡亲们只要听到我箍桶的吆喝声,就会急忙拿出锅盖、水桶来修,我修得滴水不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管刮风下雨,宋正福都会挑着一副箍桶担边走边吆喝。

那时,箍桶材料多半是毛竹箍,“一般箍大桶用7根竹篾打箍,叫七根竹篾环,小桶用5根竹篾打箍,叫五根竹篾环,那时很少有人打铁箍,因为打铁箍要贵。”

改革开放后,宋正福的家庭条件不断好转,他买了一辆自行车,把箍桶担装在自行车上,外出比步行速度快得多。

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箍桶从原来的毛竹箍逐渐被铁箍所代替,毛竹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修理锅盖时还是用毛竹箍比较好,因为木锅盖在铁锅上加热时水蒸汽大,用铁箍箍锅盖木板容易烂掉,很多农村群众还是喜欢以前的毛竹箍。

期待手艺有人传承

转眼间,宋正福已到耄耋之年,虽然生活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但他依旧难以舍弃这门老祖宗留下的老手艺。天气不错的时候,他就会骑着电瓶三轮车,带上箍桶工具,在风景如画的乡间道路上溜上几圈,喊几嗓子,帮有需要的乡亲再提供一些服务。

“过去,千家万户都使用着木头的锅盖、吊桶、马桶、木盆等,箍桶师傅挺吃香,所以学的人也挺多。”宋正福满脸自豪地回忆,那时学徒学箍桶,有“三年徒弟四年半作”之说,意思是学艺的前三年只能学习削篾条打基础,到了第四年才能开始学箍桶。箍桶手艺火爆的时候,宋正福曾收过多名徒弟,可在后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这些徒弟都改行了。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铝合金制品、铁制品、不锈钢制品及其他材质的锅盖、桶等代替了过去的木制品,但木质品仍在许多方面有着这些新材料制品无法替代的优点,所以在乡村里,还有不少群众依旧保留着木质品。

耄耋之年的箍桶师傅宋正福期待着,他的这门老手艺能得到传承。

如今箍桶的需求或许越来越少

但是如果你对这门传统手艺感兴趣

宋爷爷愿意教哦

来源:读嘉新闻

通讯员:邬振东

摄影:邬振东

编辑:张小琴

登录一下
猜你喜欢

海宁新闻媒介

大潮APP

海宁发布

海宁日报

大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