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日报电子报订报热线 87235130
亲人“投喂”家乡食材 黑龙江教师在海宁过地道“东北年”
2021年01月20日 21:08:03

亲人“投喂”家乡食材 黑龙江教师在海宁过地道“东北年”

大潮APP
2021年01月20日 阅读数:
+关注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刘芳璐 谢君 孙晨曦 通讯员 徐秀萍


二姨家养的土鸡大鹅,舅妈上山采的榛蘑,大姐买的纯土豆淀粉,弟弟家种的有机豆子,小姑家种的五常稻花香大米……半个月前,南苑中学教师温丽华就开启了被“投喂”模式。自打知道她今年不能回老家黑龙江佳木斯过年,那些远在3000公里外的亲人就开始不断寄来家乡食材,好让她在食物中感受浓浓的家乡味。

在海宁过了18个春节 每年除夕都热热闹闹

温丽华来海宁已经19年了,说起和海宁的缘分,43岁的温丽华有点害羞,“跟着老公一起来的,当时还是男朋友呢。”

温丽华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老公也是佳木斯人,两人是高中同学。老公大学学轻工纺织专业,在重工业的东北不好找工作,2002年毕业时就把就业目标锁定在南方。正好,2002年,海宁几所高中赴东北招聘,就这样,温丽华和老公都来到海宁工作。  

20210120_160226_023.jpg

来海宁后的第一个春节,两人就没有回黑龙江。当时,她和老公租住在南郊小区,老公好几个大学同学都在杭州工作,也没有回老家,“投奔”而来一起过年。

“我每天变着花样烧菜、包饺子,他们特别喜欢我烧的菜,够味。”温丽华回忆起在海宁的第一个春节,泛起笑容。“那会还没禁放烟花,我们除夕晚上还一起放烟花了。”

不回家过年不是不想家,而是因为路途实在太折腾:她家在黑龙江佳木斯建三江市勤得利农场(北大荒),中国最东北角,站在山上能看到俄罗斯,以前坐火车,31个小时才到哈尔滨,再转19个小时到黑龙江省最东北角的前进站,离家还有100公里,再坐客车回去,路上就要花3、4天。所以这18年里,每个春节他们都没有回家。“寒假时间短,我们每年都是暑假回老家。”温丽华说,其实留在这里过年也很好,春节通常是和老乡一起吃年夜饭,也和热闹,“我老公也喜欢烧菜,技术不错。有一年,东北同事带着家人来我家吃年夜饭,烧了26道菜。”温丽华说,有老家寄来的食材,每年都可以在海宁过一个地道的东北年。

2006年,两人在阳光新城买房,老家的亲戚也会来海宁过年。“我们家里兄弟姐妹多,侄儿侄女放寒假就来我这,旅游还包辅导功课。”温丽华笑着说。

大显身手烧东北菜 分享东北好食材

上周末,温丽华邀请了几个小姐妹一起来家里吃饭,她要做几道地道的东北硬菜:小鸡炖蘑菇、炸茄盒、拔丝地瓜、锅包肉、杀猪菜,还要包水晶蒸饺和牛肉饺子,一起分享东北好味道。

前一天晚上她就和母亲一起开始熬皮冻,这是北方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过年吃腻了大鱼大肉,吃一口皮冻,清凉爽口。”温丽华说,皮冻是猪肉和猪皮制作而成,可以下饭下酒,还可以当零食吃。

当天上午10点,温丽华穿着围裙进了厨房,切肉、和面、调馅,大展身手。

“我先做菜,后包饺子。东北菜工序多费时间,饺子包起来快。”温丽华一边说着,一边拿出老家寄来的野生榛蘑,放在水里洗。“这是东北特有的榛蘑,俗称‘东北第四宝’,做小鸡炖蘑菇必备。”

鸡肉炖上后,温丽华开始炸茄盒,这也是东北人爱吃的家常菜。她告诉我们,很多东北菜都要油炸,比如锅包肉、拔丝地瓜等。

20210120_160226_019.jpg

20210120_160226_020.jpg

20210120_160226_021.jpg

随着硬菜上桌,就要进行“重头戏”——包饺子。在温丽华看来,东北人大到各种节日、小到各种节气,都要用一顿饺子来庆祝。“什么馅都有,酸菜猪肉、牛肉大葱、猪肉白菜、韭菜鸡蛋、猪肉胡萝卜、三鲜……”

这一次,她要包两种饺子,其中,水晶蒸饺是她从嫂子那里新学的。“饺子皮用的是土豆淀粉,蒸出来后整个饺子皮就像水晶。”温丽华说,包饺子还有一个小妙招,往肉馅里放油,肉馅就不会很干。

20210120_160226_025.jpg

菜品陆续上桌,作为东北菜灵魂的酸菜必不可少。“今年腌了90斤,春节够吃,都在地下车库放着。这是我们每个在外东北人的惦念。”

20210120_160226_016.jpg

20210120_160226_017.jpg

20210120_160226_018.jpg

20210120_160226_022.jpg

守岁、做硬币饺子 东北过年风俗不变

因为温丽华的老公常年出差,所以往年春节,一家人都一起“宅”在家,烧菜、包饺子,或者逛商场逛公园,享受清闲的假期。

在黑龙江,除夕晚上要通宵守岁。在海宁过年,他们也坚持这个传统。到了零点,温丽华和家人就要给远方的亲人拜年。这几年,视频聊天能够看到人,让温丽华觉得更有亲切感。“就感觉他们都在身边。”

拜完年后,家里会煮新年的第一顿饺子,温丽华会偷偷在饺子馅里放消过毒的硬币。这也是东北的风俗,谁吃到硬币,就意味着这一年都是吉祥如意的。“我儿子最喜欢了,总是期待吃到硬币。”所以每年她都会多做几个硬币饺子,让快乐和吉祥带给全家。

20210120_160226_024.jpg

来海宁19年,温丽华已经完全适应了海宁的生活,她觉得海宁很安静,环境好,朋友同事也都很好,家里还经常有人来吃饭,也挺热闹。

原来,温丽华这一手东北菜,在学校里很有名,毕业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去她家里吃饭。学校里一些东北的同事,也会隔三差五来“蹭吃蹭喝”。“上周还来了一批,都是毕业的学生,关系都很好。”温丽华的母亲说,好几个孩子经常来,她都叫得上名字了。

20210120_160226_028.jpg

而作为化学老师,温丽华在做菜的时候,还不完给学生们“补课”。有一次炒菜的时候,忘记放盐,她在餐桌上脱口而出:“忘记放钠了。”一句话,把学生们都逗笑了。

新的一年,温丽华希望大家都健康开心,顺风顺水,因为疫情留在海宁的新居民,也能够过一个开心温暖的年。 

登录一下
猜你喜欢

海宁新闻媒介

大潮APP

海宁发布

海宁日报

大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