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日报电子报订报热线 87235130
观潮丨海宁农村大龄劳动人员,怎样实现高质量就业?
2024年04月18日 12:17:57

观潮丨海宁农村大龄劳动人员,怎样实现高质量就业?

海宁新闻网
2024年04月18日

“姚金仙,缝纫,3月工资6200元;沈玉林,组装,3月工资6600元……”


海宁市影美极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东对自己公司的员工情况如数家珍,公司是做出口美国高端私人影院的,吸收了10多位“5060”本地居民就业,其中大部分之前是在家务农的,每月就几百块收入,现在经过培训,工资可以达到6000-7000元/月。


在推进“扩中”“提低”,促进共同富裕中,海宁市聚焦农村大龄劳动人员就业需求,不断推动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打造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就业政策支持,推动农村“5060”人员找到就业新路子,人均每月增收近4000元,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图片


瞄准“5060”群体“精准滴灌”

海宁为何瞄准“5060”这个群体?一方面,农村“5060”人员尚有体力和就业需求,但碍于文化程度低、缺劳动技能等原因,实现高质量就业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市场也存在缺工的现状,对于零工的需求较大。


海宁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孙陈丽介绍,现在,市面上灵活用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物流、服务等行业,零工工种逐渐拓展到新就业形态,还涉及直播营销、创意设计等高技能职业。


“我们园区大多中小经编企业本身没有固定机修班组,公司在订单较多机器长时间运转、负载较大的时候,会招聘短期机修工。但年轻机修工经验较少、要价较高,所以,我们会招聘在家‘闲置’的老机修工帮忙进行机器修理,一次出工我们会给付大约300-500元。”海宁龙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徐金妮表示,这对企业来说,在业务波动阶段招聘零工,能有效缓解用工压力,降低用工成本。


一面是有需,一面是有求,双方如何实现双向奔赴?最大的障碍其实在于技能的匹配。让“5060”人员能做会做,做得好,这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5060”人员就业群体的不断扩大,村民们收入水平也不断水涨船高,给经济发展带来可持续的动力。


开展专项培训“增技赋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5060”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说到底要有真本事。目前,海宁建成4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12家镇(街道)成校、16家民办培训机构,设置养老护理员、保洁员等近10种与“5060”农村就业人员相适配的培训工种,提升灵活就业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用工需求同频共振。


图片


金煜文是盐官镇桃园村村民,在加入浙江塔莎园艺花卉基地前,他一直在家务农,通过技能培训,他熟练掌握了花卉养护的技能,由此,成为一名花卉养护工人。


“现在,每个月工资有三四千元,我很满意!”金煜文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表情。


据了解,海宁会邀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5060”兼职教师,及时教授新技术、新规范。培训开展前,通过培训意向书、意愿收集小程序等方式精准掌握农村“5060”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及就业意向,同步收集有用工需求企业岗位信息,精准开展理论+实操的授课。


在斜桥镇新农村“大学生科创”共富工坊,青年农创客黄志俊团队开设园艺共富课堂,为辖区内村民免费提供园艺景观作物栽培专业技术指导,其中《风车茉莉竹竿苗绑扎技术》这门课程,属于实操培训,备受喜爱。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技能培训后承包到户,以‘公司提供种苗、村民认领培育、公司兜底回购’的闭环合作模式,有效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黄志俊说道。


图片


这样的“田间学校”,在海宁有很多,学校会不定期邀请各条线专家教授培训专业知识,提升培训实效。


搭建平台推动“门口就业”

相较于外出工作,“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往往更受欢迎,对于农村“5060”人员来说更是如此。为此,海宁创新打造“潮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场”模式打通供需渠道和数据壁垒,提供线上打卡、就业匹配、薪酬发放、保险日保等服务,实现企业及零工人员精准对接,推动家门口“一键”就业。


图片


长安镇东升村“木兰富能”巾帼共富工坊与当地五金企业合作,吸纳女性低收入群体及其他剩余劳动力从事来料加工工作。“我们与海宁市安杰锁业有限公司、海宁弘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合作。”长安镇东升村党委书记姚海强说,工坊现有180余人,实现每人每月增收1000至2500元不等,最高时月人均增收3000元,有效盘活农村“5060”剩余劳动力。


图片


目前,全市成立了3家镇级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发布了《共富工坊地方技术性规范》,3家共富工坊获评省级示范共富工坊。通过开发上线“潮城共富工坊”数字平台,推动“村企结对”“村企共建”,打造了“来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品牌带动式”“电商直播式”“农旅融合式”“产业赋能式”6类“共富工坊”。


图片





此外,海宁还对“5060”人员做好兜底保障服务,加大就业支持。


比如,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不超过65周岁的人员都纳入特定人员单工伤保障范围,保障“5060”人员工作安全;


对符合条件的农村“5060”灵活就业人员积极落实社保补贴政策,给予每人每月300元补贴,鼓励其灵活就业;


推出“10万农民变股民”培育计划,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农房“三大路径”入股共富项目。


登录一下
猜你喜欢

海宁新闻媒介

大潮APP

海宁发布

海宁日报

大潮网